来源:suncitygroup太阳集团网址
浏览量:
发布时间:2021-01-12
1月8日,哈电集团电机公司成功攻克机器人窄间隙气保焊生产应用难题,首次实现发电设备大型关键部件机器人焊接。
通过应用先进、高效、智能的机器人窄间隙气保焊技术,电机公司成功完成大型混流座环固定导叶与环板焊接。经检验,焊缝UT(超声检测)探伤一次性合格;相比常规焊接方式,单个焊口焊材消耗量下降76%,焊接周期减少50%。这是电机公司成功攻克有色金属自动堆焊、轴瓦巴氏合金全自动生产后,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的又一重大关键胜利。
焊量极大,不容有失。大型关键部件多采用150~270毫米的超厚板结构,相比于机器人焊接应用成熟的工程机械及车辆制造行业,焊量增加万倍不止。并且,机器人焊接起弧之后没有“回头箭”,不存在重来的可能。
UT探伤质检严,容不得半点缺陷。每一条焊道都需要保证良好的熔合,不能有未熔合、夹渣、气孔等缺陷。某大型混流式座环1/4瓣有6个固定导叶,每个固定导叶有2个175毫米厚的焊口,常规工艺下每个焊口需要焊接约90个单道焊缝,只有全部单道焊缝均无缺陷,才能确保单个焊口UT探伤合格,难度可见一斑。
以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大型关键部件焊接,想要获得稳定的焊接质量,必须攻克三大技术难题,即机器人应用技术、智能跟踪反馈技术、窄间隙焊接技术,还要将三种技术像人的手、眼、脑一样,系统地融合到一起,最终实现在生产上的高效应用,对于电机公司研发人员来说,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通过对国内外20多家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进行走访交流和对比分析,电机公司自主选型,成功集成了基于超窄间隙焊接智能寻位、跟踪、反馈技术的窄间隙智能机器人焊接工作站。
一系列的创新攻关为机器人窄间隙气保焊的生产应用扫清了障碍,最终,混流机组座环机器人焊接质量稳定,UT探伤一次性合格。以单个焊口为例,焊接周期由常规5班次降低至2.5班次,生产效率大幅提升;焊材消耗量由常规75千克降至18千克,降本效果十分显著。
下一阶段,焊接机器人还将陆续在超高水头蓄能转轮、大型混流机组座环、高水头蓄能座环等大型关键部件焊接生产中推广应用,并逐步扩展至水轮机、发电机及其它部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