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在一阵发动机嗡嗡的轰鸣声中,锅炉公司首个加氢项目最后两台产品顺利发运。至此,赤峰加氢项目全系列5台加氢反应器、1台入口分液罐和1台高压分离器共7台产品全部产成,以优质的焊接质量、精确的装配尺寸和最短的交货周期赢得了用户的好评。该项目的顺利产成,标志着锅炉公司在加氢系列容器制造上取得重大突破,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重型容器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,为做大容器市场打下坚实基础。
随着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要求的日益提高,加氢产品作为压力容器制造中一种非常特殊的容器,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,因为加氢产品汇聚了石化容器制造中的所有技术难点,其对于材料、焊接、机械加工和装配等技术要求的难度甚至超过了核电等特殊产品。
赤峰加氢项目2010签订合同,2013年投料生产,再到今年产成发货,期间经历了从设计院频繁更换审核人到技术要求多次更改,从质疑公司能力到用户高度赞赏,每一个转折,都是对公司的考验。
从2013年6月原材料进厂开始,锅炉公司围绕加氢项目打响了攻坚战。分层次进行动员,统一思想坚定信心;加强技术交底,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;集思广益,提高技术创新能力。
加氢弯管堆焊是加氢制造中最为艰难的一项工作,工序复杂,生产周期较长,一个弯管从装配到热处理结束需要60天的周期,且技术要求十分严格,由于弯管直径小,内壁堆焊无法实现自动焊接,仅容许焊条伸入,焊工操作基本处于盲焊状态。为了保证弯管环缝部位堆焊的各项要求,锅炉公司改进工装,巧妙利用现有设备,焊接质量得到全面保证。经过UT无损探伤检查,该弯管堆焊一次合格率达到了100%,焊接时间缩短至原来的2/3。
加氢封头内壁堆焊也是堆焊工艺中最为困难的一项,封头尺寸小,焊工需要蜷缩在封头中操作设备,并要求首层堆焊后进行消氢处理。由于加热采用的是天然气方式,常规的加热措施仅能达到250℃左右,无法达到工艺规定的350℃~400℃的消氢温度要求,加之做消氢处理需要将封头从变位器拆下,堆焊时又需重新装配,既保证不了工艺焊后立即消氢的要求,反复拆装又大大增加生产周期。通过对预热装置的研究,他们设计了一种保温装置,达到了工艺规定的消氢温度,使一台封头堆焊的生产周期缩短两天左右。
最终,经过努力,锅炉公司取得了加氢项目攻坚战的全面胜利,向厂庆60周年献上一份丰厚的礼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