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大唐高井空冷350兆瓦转子在电机公司顺利完成动平衡试验,转子线圈各项系数检测合格,历时一个多月的不间断生产至此终于落下帷幕。曾经为此日夜奋战的操作者们说,此刻所有的疲倦全部都烟消云散,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与满足感。
和时间赛跑,全力保障生产进度
大唐高井350兆瓦机组是电机公司今年临时增加的重点产品,该机组担负着为首都北京供电供暖的重要职责,机组的按时运行发电将直接关系电机公司在业界的信誉。由于线圈制造的原材料在6月末进厂,要保证8月初转入汽发分厂下线,线圈分厂的加工时间尚不足一个月,“与时间赛跑”是最大的难题。时间紧、任务重,线圈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火电转子工段铣孔班是此次生产攻关的主战场,负责冲制全台6万多个通风孔、径向孔,需完成直线、端部通风槽的数控加工工序,毛刺清理工作。班组人员在技师、班长葛刚的带领下,克服人员少、工期紧的困难,在保证生产周期的情况下将高质量的线圈转入后序班组。
成型班负责端部线圈的形状加工,由于结构特殊,线圈端部完全为硬铜排,滚弧机仅能初步成型,细微调整全部需通过人工完成。班组人员对线圈端部逐一进行比对、调整,力求使每一个线圈的质量都能优于技术要求。全台768根端部线圈,根根都凝聚着班组人员的汗水。
此外,金工班采用在机床上搭架子、覆盖塑料布等措施,克服了厂房漏雨的困难,全力保证生产进度;焊接绝缘班高温打磨作业,完成了生产的绝缘粘接、清理包装工作后,于8月1日将产品生产“接力棒”准时传递给了汽发分厂,有力地保障了后续生产。
与质量同行,精细过程,精品结果
电机公司要求线圈分厂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全力保证进度、保证质量,杜绝下线过程中出现因线圈制造质量返工等现象,创造精品线圈。
一个月的生产周期对于正常生产一台普通氢冷300兆瓦转子线圈都是困难的,更何况是在相同时间内高品质地完成结构更复杂、单台加工序更多的空冷350兆瓦线圈。转子线圈共有768根铜排,每根铜排上有79个双排通风孔,为了保证冲孔质量,铣孔班班长和工艺员每天坚持跟踪冲孔情况,每根铜排冲制完成后第一时间逐孔测量通风孔尺寸与孔间节距,不放过任何一点小错误,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发生,他们第一时间停止设备运转,避免铜排报废。毛刺清理完全依靠手工作业,工作量非常繁重。为避免人为出现疏漏,工段制定了专门的方案,将铣孔班毛刺清理人员分为清理人员和检查人员,毛刺清理人员清理后进行自检,检查人员每天针对自检后的铜排进行互检,通过后再请质检部人员专检,记录详实准确。这样层层把关,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下序出现毛刺的可能。
8月1日,大唐高井空冷350兆瓦转子线圈陆续转入下序,宣告该项目的线圈生产顺利完成,电机公司可以又一次为完成高难度线圈生产“记上一朵小红花”了。